0744-2233666
13974489900
ZJJHHAZ@163.com
湖南省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
关注微信最新动态
7月,走进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(以下简称张家界机场)航管楼飞行服务室,飞行服务管制员端坐在“L”形的操作平台,现场忙碌有序。在电脑显示器界面的快速切换之间,以前需要数小时才能做好的飞行计划、航班统计、预报生成、报文拍发等工作,现在可以即时完成。这得益于张家界机场自主研发的飞行服务综合处理系统,通过集成大数据,让飞行服务越来越“智慧”。 飞行服务综合处理系统于今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,这也是张家界机场迄今成功自主开发的第4套航务运行管理系统。其精准高效的系统功能和简约美好的界面设计,极大提高了飞行服务品质和机场运行效率。今年上半年,张家界机场航班正点率为87.93%,同比上升了6.3个百分点。 未雨绸缪 创新搭建系统平台 慎思明辨,笃行致远。顺应时代潮流,把准行业脉搏,紧贴发展实际,高瞻远瞩,把控全局,才能找到创新发展的风口,打造高质高效的平台。而创新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,它犹如大海上初露桅杆的风帆,是生长在高高的机场空管平台的梦想。 时光拨回到2016年,当时张家界机场制作飞行计划、航班统计、报文拍发等大部分工作都依赖手动抄写或录入。虽然手工操作基本能保障当时的运输量,但往年都会发生1—2起航班计划做错或漏做事件,且随着机场的快速发展,未来如何在有限的人员条件下,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人为差错?习惯了从长远考虑和谋划课题的飞行服务管制员肖锋反复琢磨着。 依靠手工操作,且飞行服务的全流程没有一套可以协同操作和科学管理的系统,这是容易出现错、漏、忘的关键所在!可以建设一个数据集成平台,把飞行服务相关工作一揽子植入,实现飞行服务数据化、自动化、系统化、集约化!瞬间迸发的灵感让肖锋激动不已。2016年4月,依着大脑中的雏形,肖锋开始动手。 然而系统搭建之初,技术上的“拦路虎”不少,最头痛的“卡脖子”问题就是串口通讯问题。因为机场飞行信息来自机场航务部通导站,通导通过串口发送电信信号到飞行服务室,所以系统建成的关键是顺利解码信号,生成相应的字符串和报文。肖锋尝试了多种方法,如网络抓包软件、数据传输解析等各种解码格式,但均未成功。 道阻且长,行则必至。非软件开发科班出身的肖锋,凭着一股子钻劲、韧劲、拼劲,付出了多出专业人员数倍的努力。“时刻在思考,上班理思路想办法,下班动手解决问题。”肖锋这样形容自己的常态。要彻底解决解码问题,就要筑牢根基,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。 磨刀不误砍柴工。三个月的时间,肖锋通过购买相关书籍、网上查找网络传输知识,不仅熟练掌握了解码技术的底层知识和原理,娴熟使用网络和数据库,还能提升系统性能、优化系统功能,后续平台建设的诸多问题一步步迎刃而解。 新增功能 驱动运行效率提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,张家界机场一刻不停地奋力奔跑。2019年,张家界机场航班架次迅猛增长,持续完善、蛰伏多时的飞服综合处理系统适时启用,多个新功能带来的是机场整体运行效率的大提升。 “走一步看三步,对复杂的系统一点点做,先进的功能提前谋划,不断新增功能,巩固成果。”张家界机场航务部副经理欧阳维和介绍。结合机场运行实际,有的放矢,对症下药,亮点频出。 自动生成次日计划。过去,飞服管制员每天要花近2个小时手写飞行计划,且航班飞行时间经常临时变更,很容易发生预报错、忘、漏。现在有了飞服管理系统,把报文数据转换成需要的格式,系统即时生成次日飞行预报,人为差错率接近0,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高。 自动导入航班信息。每天航班结束后,飞服管制员要详细登记和整理当天所有航班号、申请、许可、落地时间、不正常原因等信息。过去,管制员要一个个航班手工登记,次日上午交给机场站调,站调再逐一输入到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系统。 用过去的方式手工录入近90个航班信息,至少要1个多小时。现在有了飞服系统的自动导入航班信息模块,彻底告别了手工录入航班信息的历史。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当天所有航班信息的导入、检查、复核等一系列工作,系统生成电子表格,拷到U盘后即可导入航班正常统计系统,避免了手工登记的差错可能,更节约了大量时间。 优化报文处理。机场飞行服务中心每天要收发大量报文,以前航班少,对系统接收的报文数据并没有进一步处理。但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加,各类报文越来越多,影响处理速度。2018年,系统进一步完善了查询报文、拍发报文,优化了生成信息、备降航班,实时过滤无关报文。现在,每天收到的报文减少80%以上,工作效率显著提高。 升级模块 避免飞行数据差错 新技术带来了新变化,新变化带来了高效率。张家界机场坚持适应变化、把握变化、驾驭变化,根据业务量的快速增长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,从细节处入手,持续优化升级模块。 优化延伸服务。机场延伸服务是指在飞机落地后,机场为出港航班提供放行单、飞行天气、PIB航行通告等资料。机场上机服务人员会在飞机起飞前报送相关资料给机组并签字确认。虽然这是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一环,但并非所有始发航班都需要提供延伸服务。如7月10日,当天张家界机场出港航班共49个,有23个需要上机服务。 延伸服务模块优化前,上机人员手上的送机单会显示当天所有出港航班,不利于查看需要上机服务的航班。模块升级后,上机员所持送机单经过滤,将所有需要提供上机服务的航班按起飞时间顺序列表,送机单一目了然,没有再出现漏送、误送、晚送等情况。 优化航班架次统计。过去,每天进出港航班数量统计是手工数航班架次,费时长。现在航班日报、月报、季报、年报、各航司航班比率均通过系统自动生成,实现多维度、各时段随机查询,国际航班架次单独显示,并快速生成电子档,市场分析、数据查询变得更方便、精准。 优化拍发报文。作为机场航班信息的“始发站”,拍发各类报文,上传下达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。当飞行计划因各种原因导致目的地发生变更,机场飞行服务室需要迅速拍发变更报文至航路相关各单位,要输入更改航路的近20项信息,费时费力易出错。航务部根据张家界机场航线特点,系统存储本场所有航线航路信息和备降返航场,只需点击变更的航班号,进入拍发报文界面,选择备降城市,相应的电报报文即刻自动生成,从根本上避免了发报出错的可能。 “聪明”的数据集成系统让管制员从此摆脱繁杂的信息书写和台帐登记,集中更多精力保障高效率运行和高品质服务。 持续升级 优化飞服系统功能 吹响创新发展的“冲锋号”,牵住智慧运行的“牛鼻子”,张家界机场坚持立足长远,夯基筑台,立柱架梁,不断攻坚拔寨,啃硬骨头,完善升级,确保安全高效,打造行业标杆。 飞服系统的直接使用单位虽然是飞行服务室,但飞行服务信息使用和工作衔接单位几乎涉及机场的所有运行部门,因此这个信息“中枢”是否精准、运行管理是否高效,直接关乎机场安全运行状况。 为了保障机场正常运行,确保系统万无一失,从今年4月飞服系统进入试运行,到7月1日正式独立运行,系统经过了3个多月的试用期。试运行期间,过去的飞服系统和手工方式与新系统同步使用,便于随时从系统运行安全、便捷、高效等多维度进行比对,层层把控,环环相扣,及时发现欠缺,优化系统功能。 4月初的一次航班计划制作中,预报员发现用飞服系统制作的次日航班计划与手工抄写的有出入,系统生成的航班计划少了FM872航班,经反复核对,发现当天有CZ8727航班,之所以漏掉了FM872航班,是系统无法识别部分数字相同的航班号。发现这一问题后,飞服管制员立即与肖锋沟通,很快得以解决。 而这只是试运行中遇到的一个小“故事”而已。据了解,试运行期间,机场塔台、飞行服务室、现场指挥室等部门累计发现10多个系统bug,全部在第一时间解决。同时,飞行服务室广泛征求机场塔台、站调等相关使用部门的合理改进建议,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,完善升级,力求系统方便实用、信息精准。 “自主研发的集成系统结合岗位实际,更实用、更直观,且机场掌握了系统的自主权,修改升级起来更灵活,更快捷。”每天和飞服系统打交道的飞行服务室管制员说。系统也得到了多批来张家界机场考察交流的同行高度认可。 风正时济,自当破浪前行;任重道远,更需快马加鞭。站立在新时代的峰峦,回望来路,张家界机场在改革创新发展中取得了坚实而耀眼的成绩;未来,机场将持之以恒,守正创新,久久为功,勇立潮头,拉动中小机场走向更智慧、安全、高效的发展远方,助力实现人民群众渴望的蓝天白云,呈现繁星闪烁的动人景象。 通讯员:张慧
查看详情7月11日19:58,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消防队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,来电是机场塔台,称塔台外围玻璃处周围聚集了大量蜜蜂,影响到塔台人员的值班安全,需要尽快清除。 消防队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出警。 20:00,值班队长张李杨带领消防队员吕银祥和周竖凯到达塔台处。观察好地理坏境后开始进行灭蜂行动,两名全副武装的消防员到达塔台。塔台外围玻璃顶部有一个马蜂窝,密密麻麻的蜜蜂聚集在蜂窝四周,还有部分在附近盘旋。 考虑到塔台位置高,不能用梯子接近蜂窝,因此消防员先用杀虫剂对着蜂窝喷射,让蜜蜂聚拢在蜂窝上,然后用棍子快速将蜂窝捅下,用塑料袋包裹。20:10成功摘除蜂窝。在确保蜂窝不会再次扎堆的情况后,20:12顺利收队。 据了解,夏季属于蜂窝扎堆的高峰期,万一被蜜蜂蛰伤,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,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。如果蜜蜂的毒针刺到皮肤里,一定要取出来,然后用冰块敷在蛰咬处,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。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。 通讯员:张李扬
查看详情1月20日,张家界正式开通直飞柬埔寨暹粒旅游包机国际航线,这也是2019年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开通的第一条国际航线。据介绍,该航线由柬埔寨天空吴哥航空公司空客A320/1,179座全经济舱机型执飞,每2周执行3班,空中飞行时间约3小时。具体时间为:1月20日至3月31日,ZA5439暹粒起飞18:55,23:00抵达张家界;ZA5449张家界起飞00:05+,02:35+抵达暹粒。(以上均为当地时间)暹粒(拼音:Xian Li;英文:Siem Reap)是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,位于金边北方约311公里处,距离泰国边界只有152公里,人口大约有85,000人。暹粒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吴哥窟的古迹门户,参观吴哥古迹唯一和重要的停留地。此航线的开通,加强了张家界与柬埔寨两地的文化、旅游、经济交流,将有力推进张家界国际化旅游城市发展进程。 朱克诚
查看详情为积极宣贯民航信用管理制度,引导广大旅客文明出行,营造民航诚信春运的良好氛围,根据民航局《关于开展民航春运信用宣传活动的通知》(局发明电[2019]348号),张家界荷花机场积极开展春运期间信用宣传活动。、明确民航九类特定严重失信行为及其后果,教育和引导旅客在春运期间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,文明,理性、诚信出行。
查看详情一年一度高考来临,6月6日到8日,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再次为张家界市区考生开启“静音模式”, 尽可能降低给考生们带来的噪音影响,创造较为安静的考试环境和休息环境,这也是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为高考开启“静音模式”的第三年。因机场距离市区较近,飞机正常起飞方向需经过市区学校上方,飞机噪音对考生影响较大。高考期间,在天气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张家界国际机场积极调整飞机起降方向,以避免噪音给考生带来不利影响。胡鸿婵 聂中敏
查看详情“真的没有想到还能找回来,里面的证件太重要了,补办手续又麻烦,真的太感谢了!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张家界机场人的热情,也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。”旅客张先生紧紧握住地刘林的手,感动地说道。7月21日,温暖的一幕发生在张家界荷花机场候机楼,而事情还要从7月20日说起。 7月20日下午18时许,从昆明飞往张家界的吉祥航空HO1018正常落地。待客人走完后,工作人员清场发现有一枚男士钱包,随即将钱包交给地勤保障部服务室人员,准备走失物招领程序。 21日8时许,地勤保障部服务室副主任刘林上早班时,看到了那个待领走的钱包,便立即联系相关人员了解20日的具体情况。他清点了钱包内的所有物品,并做好了登记,发现钱包内共有现金5000余元,各类证件及银行卡等卡件若干张。 当看到失主身份证上住址显示是龙山时,想起了自己的龙山同事。刘林立刻联系上了同事,并发动其向“全网”发布“寻人”启事。 经过近5小时的苦苦寻觅,21日12时30分,终于等到了失主张先生的电话。两个小时后,张先生快马加鞭地驾车从龙山赶到了张家界荷花机场。经反复核对信息,确认张先生正是钱包的主人,刘林将钱包原封不动地归还到张先生手中。 通讯员:欧湘蓉 文章编辑:张慧
查看详情